20
24

誠品年度閱讀報

香港蘇州吉隆坡東京閱讀觀察

這本書的題材怎麼以前沒聽過?
偷窺四地誠品書店閱讀者的熱門選課表,從地方學到未來學、大部頭到文庫本,海外閱讀者誕生之際,都讀了些什麼?

香港閱讀現象

香港書市持續關注在地議題,除了當地人文研究書籍外,主題也由懷舊風情轉為建築、歷史等不同領域。
在社會議題與社群風潮層面,MBTI 與「好好變老」的書籍熱銷,同時皆呼應了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相同的閱讀現象。

香港年度華文文學作家TOP10

Middle、林夕與黃山料等作家,每年產出新作,於香港書市中穩定收穫一群粉絲讀者,而以香港當地鬼怪故事或經典場景為主題的圖鑑續集與影視原著,也將作者推上榜單。值得一提科幻小說《三體》影視化後,劉慈欣也成為華文圈話題作家,同時榮登台灣、香港、蘇州、吉隆坡TOP作家。

香港閱讀觀察

香港本地出版品,內容朝向輕鬆小品改變

與以往不同,網路文學與大眾小說作品熱潮需求減少,現以香港大眾休閒圖文書與輕鬆小品較受歡迎,讀者年齡層亦有下降的情況。其中包含風靡社群的插畫圖文書、網路連載小說作者作品,以及專屬於香港的鬼怪傳說故事;題材輕鬆、有趣且貼近在地,容易在社群間引起話題。

推薦書單

本土研究書籍持續盛行,議題擴散至多個領域

香港研究相關圖書至 2024 年仍具有市場,《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系列刊物因出版品質及頻率相對穩定,銷售領軍,培養不少粉絲。其他本土文化書籍則在去年以懷舊生活主題帶領下,今年則再拓展至建築風格、人文歷史等議題,聚焦特定主軸、在時間的縱線上追古溯今,在故事消散前記述留存。

推薦書單

求職也能用!MBTI話題病毒式大流行

MBTI 話題延燒多個華語文化區,除熱燒發源地韓國相關出版品中譯本,大量解析 MBTI 類型特質的 YouTuber 雪力,以及該分類系統創發者原著都成為市場上熱銷的話題書籍。比起討論星座、血型,現在年輕人更傾向於與他人討論 MBTI 類型,增進自我認識的同時,也藉此理解、尊重彼此差異性,甚至成為求職履歷上自我介紹的特色之一。

推薦書單

如何好好變老?預先強健身心、不懼死亡

面對逐漸老化的社會人口結構,無論是面對自身或父母長輩,熟齡階段健康照護上需求大量增加,中生代亦在身作照護者角色中深刻體會——與其追求長壽,不如專注於如何老得優雅、老得健康。再加上終生不婚不生的族群增加,社會早已不推崇養兒防老的觀念,獨老議題從不僅關乎身體健康、財務健全,更需預備好強健心理狀態,不避諱談論死亡。

推薦書單

實務現場、臨床見聞,掀開精神科神祕面紗

精神科類型書籍近年銷售反應佳,除了有從生理、心理學角度專業探討的醫療手冊,更有以臨床現場實錄為本寫成的紀實類醫療文集,在過往多以心理勵志、諮商討論心理問題的出版品中,另闢一路由醫療臨床角度深入的途徑。透過故事講述,吸引讀者在這些較難以明瞭的病症中一窺究竟,也藉此破除大眾對精神醫療的污名化。

推薦書單

蘇州閱讀現象

閱讀怎麼「輕量化」?「新質生產力」、「情緒價值」是什麼意思?在蘇州閱讀現象中,出現不少過往少見的新詞彙,出版將這些概念完整執行、製作內容成書,對選題更精確、聚焦地深入。同時間,文學類書籍則由新生代素人擔當主角,忠實而真誠地書寫於異鄉懸浮的當代生活。

蘇州年度華文文學作家TOP10

除了同樣上榜新書榜的華文作品作家外,2024 年有多位知識型漫畫作者因系列作品形成口碑,在教育需求不減的情況下得以長銷。而劉慈欣、張嘉佳等二位作家,因作品影視化、擁有社群話題,突破同溫層登上華文作家榜。

蘇州閱讀觀察

新生代素人作家書寫當代生存狀態,引發共鳴

2024 年湧現大量新生代素人作家,他們將自身生活經驗揉合入虛構與非虛構作品,書寫當代中青世代輾轉於異鄉與故鄉間懸浮般的生存狀態。敘事真誠且貼近人心,忠實地呈現了新世代小人物或有困頓、或有追求的心理狀態,引發廣泛共鳴與討論,受到讀者與市場的持續關注。

學術連結現實生活,專業書籍更貼近一般讀者

大眾對科普書籍接受度愈來愈高,隨著出版編輯選題不斷深入,各領域學術專家權威不再有距離感。脫下生硬學術外衣,哲學、心理學等社科類艱澀難懂的論述開始向大眾靠近,學術界大師們藉由各自研究背景與知識積累,編撰出一部部數據與理論精確、內容詳實的作品。理論亦能連結參數複雜的現實生活,成為 2024 年度讀者擁抱學理論述的入口。

從開本到題材,全面「輕量化」出版路線成熟

出版社對不同閱讀群體選題愈發清晰,2024 年出現全新出版品牌「輕讀文庫」,主打小開本和低於 200 頁的輕薄篇幅,並一次只聚焦一個主題。此類出版品不光以分眾思維對選題講究、考量便攜性與時間碎片化閱讀情境,更在定價策略上制定出「定價即售價」且最低僅 25 元人民幣的銷售模式,全面達成消費者閱讀體驗輕量化。

正視情緒勞動帶來的損益,為情緒賦予價值

在以往認知中,體力與腦力等勞動能創造價值,但在高度現代化的今日,大眾逐漸認知到「情緒」價值的重要性。研究「情緒勞動」的學者們透過社群、學術期刊等平台進行情緒勞動價值之評估,認為情緒勞動亦是項需透過學習而得的技能;大量相關出版品以此概念重新定錨「情緒價值」,正視人際互動中情緒生產與獲得的損益。

「新質生產力」熱潮為產業帶來深度轉型討論

「新質生產力」是 2024 年度經濟領域具高度話題性的詞彙,旨於發展以創新為主導、優質為關鍵、先進生產力為本質的新興產業策略,受各界關注。許多專家學者亦向大眾提供多方面解讀,包含釐清「新」與「質」兩個關鍵,結合對新能源汽車、商業航太及 IC 等產業分析,提出符合中國發展需求的機會點,替企業和個人帶來指引。

吉隆坡閱讀現象

馬來西亞在世界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大量外國人口前往就業,屬於東南亞的神祕性亦於閱讀現象中顯現出來。在地文學及人文歷史研究凸顯地方性,全球科技與經濟發展等未來學則打開對外探索之門;視野朝向世界的同時,本土則又更清晰地顯現出來。此外,輕鬆但能增進自我認識、學習成長的 MBTI 話題書、教育漫畫也十分熱門。

吉隆坡年度華文文學作家TOP10

黃山料作品陪伴書迷成長,不同書寫議題新書仍獲得讀者肯定,蟬聯作家 TOP 1!國際串流平台影視化作為超高傳散力轉譯法,也總能帶起原著再次銷售的動能。此外,余華、龍應台、馬世芳等資深作家與文化人在馬來西亞也同樣受到讀者喜愛。

吉隆坡閱讀觀察

由在地文學與歷史學研究,探索東南亞和馬來西亞身世

東南亞豐富的歷史、龐大的人口和多元的文化,使其成為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也吸引大量外國人口至當地就業,相關研究出版品便逐一而出。在異文化碰撞之中,馬來西亞在地作家則以生活和記憶為題材進行創作,通過描寫細瑣的日常個人經歷,展現地方文化和獨特生活方式,使讀者感受到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真實情感連結。

推薦書籍

面向威脅、擁抱改變,充滿洞察力的未來學

2050 年世界會是什麼模樣?隨著技術和社會的快速變化,不少有關探討與分析世界未來發展的書籍銷售佳,其中包括科技、經濟等領域的作品,從晶片戰爭、天然資源到人口與政治,這些書籍提供了對未來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預測。當世界局勢丕變,洞燭機先、風險管理將成為新時代裡每個人的必修課。

推薦書籍

從 MBTI 探索職場優勢,I 人也能很有力量

與台灣、香港連動!MBTI 於馬來西亞也成為時下熱門話題。MBTI 除作為自我認識以及日常社交互動的敲門磚,透過了解每個人不同性格特徵與行為模式,也能在工作及人際關係中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有不少內向者也通過 MBTI 分析找到擁抱自我天賦的方法,不再緊繃於以往過度推崇外向性格的社會價值,以更放鬆的姿態迎接豐盛的內在世界。

推薦書籍

打破看漫畫浪費時間的印象,教育類漫畫備受青睞

馬來西亞在地兒童書籍出版社將漫畫和教育結合作為賣點,在多年努力下成功打破了「看漫畫就是荒廢學業」的刻板印象。教育類漫畫能使兒童在享受閱讀興趣的同時,吸收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等課外知識,亦能由人物故事情節中體察與反思人際關係議題。在無需逼迫、催促的正向閱讀行為下,兼顧娛樂與學習,父母也相較於以前更願意給孩子購買漫畫。

推薦書籍

東京閱讀現象

日本長期處於經濟低迷的氛圍之下,閱讀現象更傾向於在經典議題上深耕、深究或反思。無論是馬奎斯《百年孤寂》文庫版終於上市、再探《憂鬱的熱帶》等人類學領域的理論發展,又或回返自身探討家庭與親情,及針對日本政府多年來提出的經濟政策進行思辯、重新學習投資。穩當而踏實地於現世中尋找出路。

東京閱讀觀察

五十年後,這本書終於「文庫版」了!

文庫本是日本特別的出版文化,許多書籍除了出版一般開本外,亦另外會有便於通勤攜帶的文庫版。而文學巨擘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自 1972 年於日本首次出版日譯本以來,讀者就一直期待文庫本的出版。等了五十年,終於在 2024 年 6 月出版文庫本,目前已售出 29 萬冊,經典文學再度成為年度暢銷書籍。

推薦書籍

重讀與再探人類學經典,回返人的根本科學

在 AI 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代,人類學於日本卻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 AI 已能大範圍取代人類勞動力與腦力,那麼我們該如何思考「人」存在的獨特性?在此關口,許多讀者再度投入人類學及文化人類學經典閱讀,由過往研究發展已久的論述中重新探索,甚至以大量已知的科研與醫療知識為基礎,繼續發展出人類學新論述的可能。

推薦書籍

正視親情枷鎖,自童年回溯與父母的關係課題

如同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愈來愈多人認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正是成人後不幸福的起因。對於相當重視家庭緊密連繫的日本文化來說,正視親情可能帶來的枷鎖並非易事,相關議題的各類型書籍出版問世,帶領讀者從將父母與個人關係分離開始,到探索付諸實踐的可能性。

推薦書籍

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以投資理財展開行動

日本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從過去將儲蓄視為美德的時代,至今政府改為大力鼓勵民間進行投資。這對童年時期沒有接受過任何理財教育的日本人來說,是重大改變,因此書市上投資理財類書籍受到讀者歡迎。

推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