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料理,澎湃文字,從川端町的紀州庵到文學森林,是料理記憶,也是文學滋味,17位散文名家 × 念想的家常菜,談飲食、說軼事、念故人、把文學放進烹飪中,把念想的料理化作動心的文字 作家下廚烹調,也是一種創作,用鍋鏟揮灑出生活的藝術。
臺灣最老西餐廳波麗路專書,在三代接班人手中的興衰歷程,並探討其建築、裝飾、飲食所具有的重要文化象徵意義。從日治時期,歲月流轉至今九十年,波麗路是「沙龍文化」的先鋒,室內設計的先驅,引領了喫茶店和風洋食的潮流,更是臺灣高級西餐的代名詞。
來到臺南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千萬別跟臺南人爭辯那間菜粽好吃、那家炒鱔魚意麵道地。本書不對美食追本溯源,也不想說些傳說掌故。對於府城的生活體驗,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放棄所有外在權威。僅僅懷抱著單純心情,當個聽故事配飯吃的人,仔細觀察與品嘗。
「願每一位在台南巷弄裡逡巡、穿梭的嗜酒與未眠之人,都能在深夜裡找到安放情緒的所在,這本書就是為此而生。 6名台南知名調酒師的對談,帶你一瞥台南酒吧文化簡史,以及身為調酒師/主理人 ,如何看待調酒產業 、思考酒吧經營以及創作雞尾酒。 60間酒吧散步紀實,寫給穿梭在台南巷弄、尋覓酒吧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