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時代來臨,很多人開始討論:人類的價值是什麼?每篇文章、每場分析,最後所下的結論,幾乎都是「人類的價值在於創意、創造力、抽象思考能力」,也就是人類的「感性」能力。但是,我們真的看重自己的感性能力嗎?在AI趨勢開始鬆動人類自我價值認知的這個時間點,我認為感性與創意,才蘊含著最終能幫助我們確認自身存在意義的答案。本書是台灣設計品牌印花樂的靈感之源,是一本從在地生長出來的美感小書,邀請你,一同拾起生活中的片刻美好!
作者塔依爾以飽含詩意的筆觸,寫下他的家園、文化、社會被毀的經歷,並記錄極權體制下,國家發展出的高科技監控與政治信用體系,如何深入日常,扭曲每一個人的肉身、心靈與記憶。並不是滄桑帶來詩意與藝術,而是在大規模的人性衝突之中,一切都還沒被述說完成,一切都無法被治癒完整,唯有書寫,才能讓人們處在不定的時刻之中,依舊能傾聽苦難的聲音
老去的王信福是前面所有王信福的總和,承載了時代的碾壓與時間的祝福,與讀者素面相見
當你隨著故事或哭或笑,或椎心糾結,亦走入了台灣掌中戲締造的、令人忍不住贊聲喝采的黃金時代
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以生命的音符鋪寫而成的交響曲
《報導者》記者與編輯團隊透過實地與線上的第一手採訪,以五個月的時間,穿梭被占領的城市、邊界、收容家庭跟德國街頭等多個場域記錄時代
世界依舊動盪。作者以震顫的手緩緩記錄下日常的點點滴滴,寫詩度日、過年,更是書寫自己的生命課題
以《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享譽文壇的才女作家珍奈.溫特森,首部精彩文集。人工智慧大軍來襲,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變化挑戰?
『本以為已經看透、聽遍有關這主題的一切,但我錯了。』不須太多知識上的閱讀門檻,只要有雙願意直視黑暗的眼睛
影像記錄 x 口述歷史 x 深情踏查一部自日本昭和時代以降的楊梅影像歷史,在時間的洪流裡留存下來。他們的作品閃耀著浪漫、自信、詩意的人性象徵
一群民眾參加業餘表演班,卻發現戲裡戲外的界線纖細如游絲,令人入迷無法釋手。本書既直指文藝能改造你我,也檢視從眾的心態能導致什麼危機。情節詭譎,原創力滿檔,讀來酣暢淋灕
當我們不斷追尋地表高處,持續搜索眼前可見的事物時,是否停下步伐,關注過你我腳踏的這片大地之下,如何揭示人類的前世與今生
永遠都有東西不見。斷簡殘篇於是成了宏偉建築,亡者的作為也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比他們曾經的存在還要璀璨、還要精采
透過他的妙手鋪陳,郯城這個三百多年前,中國北方的一所窮苦的聚落,卻以那樣鮮明強烈的形象,逼近眼前,久久揮拭不去
一旦面對人類的愚蠢行為,牠們只會單純走開。學學貓貓吧,我們能夠從貓身上學到的,或許比過往的偉大思想家更多
對於理想人生的歌頌,似乎只有一種曲風。光鮮穩定的事業,還有和樂甜蜜的家庭:夫唱婦隨成雙對,有子,或許有女,父慈子孝,賢妻良母。女人,男人,許多人生來就被推出起跑線外,卻又拚了命要擠進去。可不可以不要呢?能否准允我們唱起新曲,走不同的路?能否容許我們,選個心儀角落種下專屬的果樹,等它緩緩果熟蒂落,帶來只有自己能體會的豐收?
在沒有收訊的人生裡,他看見了許多我們從未留意的事物。本書記錄了一場不向社會、體制妥協,不斷「追求自己的真實」的痛快人生
只為文字的存在——這種名為「出版」的勇氣,必須致敬。臺灣的出版史,從壓抑到自由,一探這座島嶼從禁錮到開拓的故事
記憶的書架上,總有一冊永不下架卻鮮少翻閱的小說,那是我們的青春、傷懷,以及成長年代之美好的疼痛
為什麼人生需要閱讀?我決定寫下這本書,無非就是想要探索這個問題。我們恰巧走進某家書店時,邂逅某一本書真的是偶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