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通常不會說喜歡自己的全部。但可能意外地會說,喜歡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己
究竟是要我們對生命中不能挽回的傷痛感同身受,還是讓我們變得麻木不仁
獲二○二○年普立茲獎。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看見」事物的方式
只要人類不斷地前進卻不知何去何從,只要人類還存在著謎樣的困惑
還原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歷史落頁,讓我們從中學習諒解與寬容
要從黑道、藥頭、地下錢莊手裡,找回遺棄在茶室角落裡的的珍珠
細細爬梳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根源,重回黑人的命運時刻
2023上半年誠品線上人文史哲暢品這裡看
如何自處、與他人共處、與萬物共好的哲學
贏得勝利時會喜不自勝,但那種興奮是一時的
不工作對於我們如何理解自我,這或許和工作本身同樣重要
不婚不生,含笑往生?儘管摸不著頭緒,但這是Z世代的真正想法
人們被視為群體時,自我會逐漸不可見;唯有當人開口說話時,才能將自己從客體轉變為主體。在這個越來越嚴厲、充滿仇恨的話語時代,我們所有人如何才能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
我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都充斥著我所不理解的事物
我們對這個疾病一如所知,只知道恐懼以及各種偏方
那就是以敬畏對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
我們需要勇氣,為了揭露,也為了面對
於是我們受苦但講不出來,講了別人也聽不懂,甚至有時自己也不太能理解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至親之人不知道這些書信曾經存在
要知曉一個社會的靈魂,就看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
成癮、脫癮與戒癮,毒癮與用毒者如何有機會翻轉人生、復歸社會?
如今我們常常都懶得自己動腦,連思考的能力都拱手讓人
食物說明了我們來自哪個社會階層、生活在哪個地區、來自哪種文化
所以說,現代人知道擁有幸福餐桌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嗎
最核心的問題仍在於我們該怎麼活,也就是「我們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