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年紀:像山一樣思考,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Other Writings

奧爾多.李奧帕德 Aldo Leopold 著
李靜瀅 譯 / 唐炘炘 審譯

漫遊者文化

定價 / NT$ 320
單本 79 折、三本 75 折起

「物質的魂魄(Nomenon),它和現象(Phenomenon)正好成一對比──後者是可計算、可預測的,即使那是最遠一顆星的搖動和轉動。北方森林的魂魄是榛雞,山核桃樹叢的魂魄是冠藍鴉,沼澤地的魂魄是灰噪鴉,而長滿刺柏的山麓丘陵的魂魄則是藍頭松鴉。鳥類學書籍並沒有記錄這些事實。」〈眾鳥的魂魄〉這一段對自然的描述至今動人。

「至今我們還沒有處理關於人對土地、對動物、以及對生長在土地上的植物的關係這些方面的倫理。土地仍然被當成財產;人與土地的關係依舊是純經濟的,只牽涉到權利,不包含義務。」這一段近百年前的沉痛話語,至今真實。

《沙郡年紀》教給我們的是,只有當我們對土地有感覺、了解和接觸,才能產生愛和尊重,也才有可能建立「土地倫理」。接觸土地,我們才可能了解,土地不是商品。

在野性之中,蘊藏著世界的救贖。

─── 李亞南 漫遊者文化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