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3篇論文,撼動世界。此後,探討愛因斯坦其人其事的專書專著不知凡幾。有別於其他著作,萊特曼的《愛因斯坦的夢》奠基於物理學之上,用兼具文學與藝術的手法書寫愛因斯坦的思想。
作家陳之藩說:「其他的著作之說愛因斯坦,如果比為是用各式各類由粗製到精巧的圓規在圖紙上細心地畫一清晰的圓滿的月亮,那麼萊特曼此編之作,不是用圓規,而是用毛筆在一團一團的塗雲。用雲的迷離來狀夢的迷離;用雲的變幻以象夢的變幻。他用幾十個夢渲染出幾十團雲,而他的筆所不到之處,正顯出他要畫的月來。」
透過愛因斯坦的30場夢境,描繪30個不同時間觀的世界,原著與譯作皆詩心詩筆,一部天外行雲風格迥異的小說,讀來宛如一首長詩。
───彭之琬 商周出版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