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自己是一百年前坐在維也納大學講堂裡的學生,第一次聽到原慾、本我、自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閹割情結這等字眼,不知道我們的反應會是興奮難掩還是坐立難安?可能兩者都有。
十九世紀以來有三位思想家改變了人作為人在這世上的存在方式。第一個是達爾文,改變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第二個是馬克思,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第三個是佛洛伊德,改變了人與自己之間的關係。經過二十世紀的瘋狂與毀滅,人對於怎麼認識自己、怎麼與自己對話、進而與自己達成和解的需求更是愈發強烈。
這些在佛洛伊德建構精神分析理論初期所提出的概念後來都有經過修正,但展讀一個老師在課堂上不厭其煩地推演他的革命性看法,想必任何讀者都可以感受到一百年前的學生所感受到的震撼吧。
───黃秀如 左岸文化總編輯